為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南部產業數位轉型,籌組南部新興科技應用專家輔導團並實地走訪廠商,掌握產業轉型需求後,進一步媒合跨領域科技解決方案進行場域試煉,以解決產業的轉型痛點。藉由鏈結南部重點產業與ICT產業跨領域、跨產業合作,推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在南部落地實證,加速在地產業邁向永續發展。
推動智慧內容跨域應用
1.2018~2022年協助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原加工出口處)持續輔導高雄軟體園區內、外廠商,包含宏碁智通、雲高科技以及國巨等多達20家以上企業及機構,進行智慧停車、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製造、體感科技等跨產業合作,延伸1.72億元產值。

2.籌組專家服務團提供進駐產業園區的企業「品牌再造」與「行銷科技」專業諮詢服務:
▪ 深入訪視園區具行銷科技需求之紡織、食品、機械、製造等廠商,針對企業痛點規劃AI行銷應用解決方案,加速企業開拓新興市場的效率。
▪ 對接專業行銷科技顧問團,針對企業行銷現況進行諮詢輔導,累計帶動20家次園區內廠商應用創新行銷科技進行升級及轉型。
園區輔導照片
▲ 協助科技產業園區辦理「2024園區創新加值跨域低碳暨數位轉型共創實證聯合成果交流會」,展示最新的低碳與數位轉型應用及成功案例
▲ 園區跨域合作成果影片展示
📘 推動顯示產業整合智慧技術及多元應用
1. 協助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原工業局)及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聯盟,以移動及育樂領域顯示應用為主軸,對接高端顯示技術、場域主需求及智慧旅運、育樂能量,建立創新的智慧顯示應用解決方案,協助技術廠商將應用方案從場域驗證推展到產業應用。

2. 推動智慧移動顯示解決方案,透過科技加值協助交通場站及運具開啟旅運新服務:
▪ 以多型態顯示器結合3D感測模組規劃人流管控及智慧顯示解決方案,並實際導入高雄蓬萊旅運中心使用。
▪ 於高雄捷運西子灣站導入透明顯示智慧服務台、智慧AI虛擬客服導引互動地圖及移動式全彩電子紙看板等,提供更優質的觀光旅客服務。
▪ 於高雄鼓山渡輪首度結合船舶通訊模組,導入適用半戶外臨海環境之中大型半穿透半反射LCD顯示器,並於輪渡站導入AI智慧客服及移動式全彩電子紙看板等解決方案,從入站到上船帶給民眾耳目一新的旅運新服務。
▪ 於高雄漢程客運168公車導入類車規顯示應用方案,整合四種顯示技術、AI及車聯網,設計類車規LBS數位看板、節能靜態資訊窗、RLCD螢幕結合AI智慧客服、Mini LED透明輔助後視鏡等情境,從駕駛端至乘客端強化整體行車安全。

3. 推動智慧育樂顯示解決方案,增加觀光教育帶給民眾新感官體驗:
▪ 促成高雄苓雅運動中心導入智慧節能調光薄膜,結合AI沉浸式運動課程,運動空間即可化身為大型互動教室,且民眾可快速直覺操作,增加互動體驗。
▪ 推動全台第一座採用「可撓式顯示器」智慧育樂應用的觀光工廠:促成高雄馬玉山觀光工廠首次導入可撓式顯示器結合動態導覽與互動感測模組,讓觀光場域打破傳統紙張靜態的展示方式,以具舒適的動態展示,更能展示文化體驗的豐富內涵。
漢程客運
▲ 2024年成功輔導漢程汽車客運導入智慧行車與多元客服淨零碳排解決方案,並實際裝設於高雄市公車
▲ 電動巴士導入智慧顯示方案 開啟移動旅運新體驗
高雄苓雅中心
▲2023年促成高雄苓雅中心導入智慧調光薄膜顯示技術結合AI的解決方案,打造沉浸式運動空間
▲ 鼓山輪渡站導入節能AI渡輪智慧顯示方案打造旅運新服務
🤖推動產業AI化發展
1. 透過籌建產業AI化推動工作小組(SIG),聚焦產業領域之企業共通性議題,診斷分析各產業需求,研擬AI解決方案,協助產業導入AI應用,以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經營管理等企業營運關鍵課題,亦有效解決人力斷層、經驗難以傳承之痛點,進而驅動產業智慧化升級,引領企業永續發展

2. 2020年推動至今,累計輔導12大產業領域:表面處理、石化機械、資源再生、水處理、光電半導體、遊艇、造紙、電機電子、食物銀行、能源技術服務、進出口貿易、運籌物流,訪談企業365家、推動AI技術實證案例34件,協助台灣產業公協會數位轉型,並擘劃各產業領域之AI化應用發展藍圖。

3. AI落地實證輔導成效:
▪ 表面處理產業導入AOI光學影像辨識,精準控制鋼板鍍膜厚度改善人工辨識缺失。
▪ 協助遊艇產業導入國內第一套FRP複材超音波智慧檢測,解決目前FRP 船體檢測仍仰賴人眼辨識、敲打辯聲等耗時費工問題。
▪ 改善食物銀行物資分配與急難救備物資調度,提高物資調度效率。
▪ 為加速電機電子產業的能源轉型,協助其製程能源管控標準化及導入場域設備能耗監測。
▪ 在全球推動淨零碳排趨勢下,推動能源技術服務產業之智慧化節能技術,期能跨領域應用解決產業節能痛點。
AI HUB 產業智慧應用盛典
▲ 2024年帶領輔導團隊參與「AI HUB 產業智慧應用盛典」,與各產業AI化SIG分享產業智慧轉型規劃和推動心得
產業AI化推手小聚
▲ 2023年協助數位部數位產業署舉辦「產業AI化推手小聚」凝聚各SIG向心力,誓師攜手邁進AI化
🔗 鏈結亞灣新創技術,在南部落地實證
1. 鏈結亞灣新創企業與產業公協會包括台灣水產工業同業公會與台灣區表面處理同業公會等進行商洽,促進新創企業跨域合作可能性與開拓產業導入商機,以協助亞灣新創技術能應用於南部重點產業。

2. 鏈結亞灣新創技術落地實證累計2案次:
▪ 樺誼科技與匯永實業合作「水產加工智慧化IoT聯網監控系統解決方案」,控管水產加工製程中原料重量外,亦收集製程前後每筆數據,用以即時計算每批漁獲的生產率,分析季節漁獲情形,有效控管成本與提升製程效率。
▪ 谷林運算與先知科技跨域合作推出「表面處理製程AIoT碳排管理解決方案」,導入表面處理業者偉順電鍍,透過感測器蒐集機台數據,建立並訓練AI模型,即時追蹤生產進度與電力消耗並結合工單數據,生成能源基線模型與分析報告,藉此預測用電情況優化電力契約容量設定,減少電力成本浪費,且識別連續製程中的碳排熱點並記錄能源數據,精準規劃減碳目標。
雙軸轉型工作坊
▲ 舉辦雙軸轉型工作坊,邀集數位轉型專家進行分享,協助產業深入了解數位工具的應用
智慧製造機上盒
▲ 促成谷林運算的智慧製造機上盒導入偉順電鍍生產線,即時追蹤生產進度與電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