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15
海洋委員會所屬的國家海洋研究院正與學術單位建立「台灣水下聲景監測機制」,主要是為建立離岸風電場的水下聲景資料,以便對鯨豚族群結構、個體數量、空間分布,以及擱淺鯨豚的病理進行研究,未來將建立完整的台灣水下聲景資料庫。有官員透露,這項機制包括蒐集往來船隻、潛艦聲紋,若有敵潛艦聲紋樣本供比對判讀,自然也應能用在軍事用途。
海委會表示,按經濟部能源局規劃離岸風場將於110年將進入潛力場址開發階段,計有大量風機機組投入運轉,其所製造噪音將影響海洋生物更甚,因此國海院規劃於110年測離岸電場水下聲景,以利離岸風電場周遭海洋生態保與噪音控管。
國安官員透露,國海院這項計畫監空機制靈敏,除可以蒐集魚類、鯨豚的聲音,也可以蒐集往來船隻的聲音,船隻就包括漁船、貨輪、商船與潛艦,因爲轉速、頻率不同,什麼聲音都能蒐集。若有敵潛艦聲紋樣本供比對,自然也應能用在軍事用途。
美國海軍海狼級核潛艦「吉米卡特」號資料照。圖/取自美國國防部網站
|原文網址|